各学院(部门),各县级学院、学习中心: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引领作用,推动宁波市教育科研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更好地服务教育强市、教育强县(区)建设和“十五五”教育发展规划,根据《宁波市教育科研课题管理与成果评审办法》的有关规定,经研究,决定开展2025年度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专项课题申报工作。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专项课题类别及要求
1. 类别与数量:
(1)2025年度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专项(德育)课题,立项数80项,详见申报说明1,特别要注明德育类别,本项目联系人:周老师,电话:邮箱:zxy08828@126.com。
(2)2025年度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专项(学生成长指导)课题,立项数90项,详见申报说明2,本项目联系人:徐老师,电话:87683134,邮箱:1207934910@qq.com。
(3)2025年度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专项(学前教育)课题,立项数100项,详见申报说明3,本项目联系人:余老师,电话87255083,邮箱:215990021@qq.com。
(4)2025年度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专项(基础教育教共体)课题,立项数50项,详见申报说明4,本项目联系人:李老师,联系电话:87255148,邮箱:273931680@qq.com。
(5)2025年度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专项(终身教育与民办教育)课题,立项数40项,详见申报说明5,本项目联系人:杨老师,电话:87343581,邮箱:1313638@163.com。
(6)2025年度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专项(青年教师)课题,立项数80项,详见申报说明6,本项目联系人:叶老师,电话:87541942。
(7)2025年度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专项(评估监测)课题,立项数50项,详见申报说明7,本项目联系人:俞老师,电话:87541942,邮箱:451875895@qq.com。
(8)2025年度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专项(东西部合作)课题,立项数40项,本项目联系人:焦老师,电话:87255348,邮箱:1313638@163.com(临时使用)。
(9)2025年度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专项(中青年干部)课题,立项数40项,详见申报说明9,本项目联系人:徐老师,电话:87340011,邮箱:nbjkghgl@163.com。
(10)2025年度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专项(人工智能与后勤装备)课题,立项数50项,详见申报说明10,本项目联系人:杨老师,电话:87343581,邮箱:1313638@163.com。
(11)2025年度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专项(陶行知研究)课题,立项数50项,详见申报说明11,本项目联系人:徐老师,联系电话:87340011。邮箱:nbjkghgl@163.com。
(12)2025年度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专项(职业教育)课题,立项数50项,详见申报说明12,本项目联系人:杨老师,电话:87343581,邮箱:1313638@163.com。
(13)2025年度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专项(高等教育)课题,立项数50项,详见申报说明13,本项目联系人:徐老师,联系电话:87340011。邮箱:nbjkghgl@163.com。
2.申报要求:
(1)研究期限:研究工作一般须在自立项之日起1年内完成,最多不超过2年。
(2)选题:本次课题申报选题范围参照各专项《选题指南》(见附件3)执行。
二、申报条件
1.各级各类学校(单位)通过所在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区(县、市)教科所(室)和市直属规划办申报。暂不接受校外培训机构(单位)申报或联合申报。
2.每个主持人在各类专项课题中只能申报1项,作为研究成员,参与课题申报不能超过2项,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予受理:
(1)正在承担市教育规划相应类别课题而未结题的;
(2)同一课题已在其他市级及以上课题中立项或获奖的。
如有不符申报条件申报的,经审核确定,取消该项目申报资格,并减少相关区县(市)明年申报指标。
三、申报形式与截止时间
本次各类专项课题采用网上申报形式,申报系统网址是:宁波市教科所官方门户网站:—点击进入“管理平台”—进入登录界面—老用户直接通过“手机+验证码登录”(新用户则需要通过“新用户注册”进行用户信息注册,注册后需再次登录)—点击“项目申报”进入项目申报页面—《活页评审表》上传到“申报材料”栏目—《申报评审表》上传到“佐证材料”栏目。操作手册详见登陆页面文档。
新平台正在调试中,系统将于2025年将于2025年11月14日12:00点关闭(管理单位审核需在此时间前完成,所有课题均需上传活页评审表)。(特别注意:申报人先不要往系统上传申报材料,因有申报名额限制,还要进行校内初筛,等到通知后再上传。)请各管理部门根据时间安排先期做好线下的课题选拔培育等相关工作。
四、申报程序
1.高校申报。申报者在系统中向本单位科研管理部门申报,科研管理部门作为初审单位在系统中审核通过后,向市教科规划办提交限额数量范围内的课题。
2.区(县、市)申报。申报者在系统中向本区(县、市)教科所(室)申报,区(县、市)教科所(室)作为申报工作的初审单位在审核通过后,向市教科规划办提交限额数量范围内的课题。
3.宁波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单位)申报。申报者由市直属学校教科规划办初审通过后,由单位课题管理人员汇总后通过申报系统报送市教科规划办公室。
五、申报数额分配
1.各高校申报数额分配(陶行知对学校不限指标):
单 位
高等教育
学生
成长
终民
教育
职业教育
法治教育
学校德育
陶行知
广发(中国)guangfa·官方网页版
3
1
4
2
1
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区(县、市)教科所(室)和市直属学校(单位)应在广泛征集的基础上,做好初审工作,按申报数额统一汇总上报。
六、报送材料
(一)《课题申报评审表》
1.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按下达的指标完成申报项目的初审工作并盖公章——交还申报者做成PDF上传到平台“项目管理”中的“佐证材料”栏目——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作为申报工作的初审单位在平台上审核通过。
2.区(县、市)教科所(室):由申报学校(单位)负责人签署意见并盖上公章——提交区(县、市)教科所(室)初审——区(县、市)教科所(室)初审通过签署意见并盖上公章——交还申报学校(单位)做成PDF上传到平台“项目管理”中的“佐证材料”栏目——区(县、市)教科所(室)作为申报工作的初审单位在平台上审核通过。
3.市直属学校(单位):按下达的指标完成申报项目的初审工作并盖公章——做成PDF上传到平台“项目管理”中的“佐证材料”栏目——市直属规划办作为申报工作的初审单位在平台上审核通过。
(二)《活页评审表》
由申报老师直接上传至平台“项目管理”中的“申报材料”栏目。
由高校科研部门、各区(县、市)教科所(室)、市直属学校统一发至各项目指定邮箱。提交截止日期2025年11月6日,学校科研处邮箱:jks@nbou.cn,(各类申报材料先统一发学校科研处邮箱,不要自行发往各类专项课题邮箱,校内初筛结束后科研处会汇总统一发往各类专项课题邮箱),同时提交一份纸质申报材料(盖章版)。
单位地址:宁波江北区文教路1号广发(中国)guangfa·官方网页版11号楼1614室,邮编:315016,联系人:张老师,联系电话:87218012。
附件:
5.2025年度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各专项课题申报说明.zip
广发(中国)guangfa·官方网页版科研处
2025年10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