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传承地方非遗技艺,助力宁波市终身教育“双高项目”建设,6月13日上午,广发(中国)guangfa·官方网页版象山学院在象山文峰学校郑亚丽青白瓷工作室开展了“指尖重塑千年象窑,匠心点亮双高建设”文化体验活动。学院师生、党员代表以及丹东街道社区老年学校非遗爱好者共40多人参与了此次活动。通过理论研学与实践创作,大家在指尖触碰中沉浸式地感受了千年象窑的独特魅力。

溯源千年窑火,聆听瓷韵故事
活动伊始,市级非遗传承人郑亚丽以图文并茂的讲解,带领学员们回溯象山青白瓷的千年发展史。“釉色青白相映,器型简约端庄,宋代时便远销海外……”郑老师从釉料配方、窑炉结构到烧制技艺,细致剖析了这项非遗工艺的文化价值。学员们跟随她的讲解参观窑址,触摸复刻的古瓷标本,纷纷赞叹:“原来家乡泥土中蕴藏着如此深厚的文明密码!”

巧手塑泥成器,匠心对话历史
在实践环节,学员们化身“当代匠人”,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揉泥、拉坯、塑形。陶泥在指尖流转,渐渐蜕变为茶盏、花瓶等器物的雏形。“泥土是有生命的,要用心感受它的韧性。”老年学校学员王阿姨专注地修整坯体纹路,笑称“仿佛与千年前的工匠有了共鸣”。现场还融入了“千年象窑”郑亚丽能人工作室的创新理念,鼓励学员在传统器型中加入现代元素,让非遗焕发新生机。

校地联动,传承非遗文化
象山学院主管社区教育的副校长张银艳表示,此次活动是“双高建设”背景下校地联动的一次生动实践。它不仅提升了群众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还为非遗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学院将持续依托能人工作室平台,推出更多沉浸式文化体验课程,让千年窑火“燃”进寻常百姓家。

